2019年1月1日,新《电商法》生效了。以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微商、代购,今后会受到严格的监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2018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5.69亿人,较2017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的5.16亿人,同比增长10.2%。此外,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微商从业人数达到了2018万人,有望在2019年达到3030万人。
根据新《电商法》定义,电子商务经营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



按照新《电商法》规定,包括“微商、代购”在内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也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且依法纳税。一旦违规,面临的将是最高200万的巨额罚款。
尽管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新法实施第一天,还是有很多代购照常在朋友圈里做着生意。为应对新法,有的代购在朋友圈发布了“停更通知”,并提示必要时只接受微信语音,规避敏感词汇;有的代购表示只接受支付宝付款,拒绝微信转账;甚至还有代购变身“灵魂画师”,用手绘图代替产品照片。

《电商法》实施前,代购的利润点在于免交关税、消费税等。但新法明确要求代购办理主体登记及纳税问题,成本自然就上去了,价格也会相应上调,其优势也会减少。但与跨境电商平台相比,代购有多大的价格优势,还要看《电商法》对代购的制约力度到底有多大。
不过也有消费者认为,所谓的停业、涨价只是代购们借势新《电商法》生效进行的营销手段。借机涨价。
小编想问大家,你们平时在微信上买过东西吗?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反馈中心进行举报。
版权所有(C) 广东爱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