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宣告凉凉!千亿泡沫的背后,应该反思什么?
小爱

在新零售浪潮下,最为人熟知的零售新业态,莫过于生鲜超市与无人货架了。不同的是,相比前者的如火如荼之势,后者的境况已大不如昨。

曾几何时,无人货架也是各方竞相追逐的风口。然而,从红得发紫到多家企业被曝出融资失败、裁员甚至倒闭的消息,前后加起来也不到一年的光景。

无人货架宣告凉凉!千亿泡沫的背后,应该反思什么?

此时此刻,相信不少人同笔者一样,都亲眼见证了便利蜂、猩便利、果小美们的货架来了又走,架去楼空。

当"风口"变成"疯口",这必然值得反思。

道德难题:损坏率

据调查,某品牌无人货架在铺设完成64个无人货架后,核对前端和后台数据时发现,货损率超过10%,货损最严重的甚至达到39%,而零售行业净利润很难突破10%,一旦货损率达到10%,公司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无人货架宣告凉凉!千亿泡沫的背后,应该反思什么?

因着无人货架的特殊形态,损坏率将成为运营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何从选择货架位置、选品、客单价规划、日常运营督促等各个环节把控,用户选择、机制设计等把损坏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所有入局者要解决的难题。

对用户素质提出过高要求势必影响用户规模的扩张,复杂的机制设计将增加运营成本、影响用户体验。这是运营者和人性的较量。

无人货架宣告凉凉!千亿泡沫的背后,应该反思什么?

无人货架从爆红到遇冷,背后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判断:不论是商业发展还是互联网创新,必须尊重规律、回归理性。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集市交易,到百货商店带来的"现代商业第一次革命",再到如今线上线下结合的个性化消费体验,虽然零售的形态不断变化,但都离不开成本、效率和体验三个关键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恐怕都难以支撑一种零售业态的长久。

而从创新层面来说,无人货架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创新,有其价值,但光有模式创新,光靠创业者造梦、资本吹风,远远不够。

无人货架宣告凉凉!千亿泡沫的背后,应该反思什么?

最后,是对护城河的看重,并开始不断借力已有壁垒优势。不少无人货架企业之所以走的相对困难,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护城河,或者说相对竞争对手没有可靠的壁垒。但事实也证明,有一些玩家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便利蜂控股领蛙、猩便利收购51零食等都是为自己搭建"护城河"的典例。

无人货架宣告凉凉!千亿泡沫的背后,应该反思什么?
上一頁:支付宝限量发福利,再不领取可就没了!网友:开心,真给力!
下一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家都不愿意和美团合作了?说出来你都不敢信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反馈中心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