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爱用建站
根据5G推进组发布的信息,截至1月23日,5G第三阶段测试基本完成,基站与核心网设备达到预商用要求。
5G推进组1月23日北京发布会
PS: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是聚合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力量、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工作平台。
IMT-2020(5G)推进组架构
按官方披露的发牌节奏,今年中国将在若干个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使大规模的组网能够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同时加快推进终端的产业化进程和网络建设,下半年还将用上诸如5G手机、5G iPad等商业产品。
5G就是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技术
其具有三大特性:
1.超高速率。根据山东移动5G实验基站测试,速率达1.8Gbps(每秒千兆位),三星也推出首款5G手机,其最高下载速率可达6Gbps。
2.超大连接。同时联入网络的终端数量,可以达到100万台/平方公里,这是4G的1000倍。
3.超低延时。网络时延能缩短到1毫秒以内,只有4G的1/50甚至更短。
两大能力:
1.网络切片:就是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比如时延、带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将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以灵活的应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
就像复杂的交通系统一样,高速通道,机动车道,人行道…在复杂的万物互联系统中,网络会变得异常复杂,这时就需要将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切分成多个虚拟网络,以灵活的应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
5G运行场景
2.边缘计算:也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将数据资料的处理、应用程序的运行甚至一些功能服务的实现,由网络中心下放到网络边缘的节点上。
5G时代设备数量会大量增加,网络边缘侧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如果这些数据都由核心管理平台来处理,则在敏捷性、实时性、安全和隐私等方面都会出现问题,但采用边缘计算可以就近处理海量数据,大量设备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工作,诸多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说4G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更好的通信,那么5G不仅仅带来的是更快的下载速度,更流畅的上网体验,而是可以实现颠覆性的物与物的连接。在5G时代,你眼前的一切都可以连接在一起,水杯、汽车、空调、电视机、农作物……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互通,5G生态圈中的云计算、AI、无人机、VR和大视频都会同步发展。
家庭智能物联网
可以说,这个改变将从5G开始,5G将引领一场新的网络革命。
其实在刚刚过去的央视春晚就已经首次实现了4K超高清直播,同时实现5G内容传输,让观众通过屏幕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新力量,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台充满高科技的"饕餮盛宴"。
猪年春晚应用5G技术
2018年12月18日,全国第一家5G环境体验厅在上海移动长寿路旗舰营业厅正式开业。走进这间综合体验厅,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体验极速的5G网络,还可以体验“智慧上海制造”的家居产品,现场还设有高规格的电子竞技区和沉浸式智能购物与无人新零售系统。
山东移动5G首次亮相山东两会
广州新春花市5G体验店
…
5G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主流观点认为5G将主要应用于三大方面,即:增强型移动宽带、关键任务服务也称为高可靠低时延连接以及海量物联网。
1. 增强型移动宽带
5G可以增强移动宽带的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对于大型建筑物,比如办公楼,工业园区,购物中心,大型体育场,更广的覆盖范围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容量的提升意味着移动网络的带宽提高,能够支持更多设备同时使用大量数据,这将大大提升个体用户的上网速率。
增强型移动宽带最典型的应用场景莫过于VR和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和AR技术难点包括数据传输,而5G技术通过提升传输速率以满足密集型用户数据交互,可想而知,这将会极大的促进V/AR技术的发展。比如衣服买回来不合适,借助VR技术,网购时可以在线体验产品,享受真实的购物氛围,解决商品买回来不合适的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得益于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的改善,5G还可以应用在数字广告牌、远程培训教育、远程医疗、多人线上会议、改善人口密集地区移动网络使用体验等领域。
此外,5G将以更低的延迟、更高的传输速率,极大推动短视频业务开启新一轮爆发。打开视频像打开一张图片一样快,5G进一步拉近了终端和云端的距离。
不过这些其实主要还是4G价值的扩展,就经济价值而言,5G这方面的特性不如海量物联网和关键业务型服务那么有变革性,但就普通用户的日常体验而言,无疑是意义重大的。
2.海量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就是“万物互联”,所谓海量物联网,指的是每平方公里至少有100万台设备无时无刻不在连接(3GPP定义)。
海量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大致包含以下部分:资产跟踪、智能农业、智慧城市、能源/公用事业监控、实体基础设施、智能家居、远程监控、信标和联网购物。海量物联网是5G相比于前几代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比如智能农业中: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可以及时掌握农作物的长势和灾害信息,喷洒农药速度快,范围广,精确度高。还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作物监控,无人机可以检测作物的生长状态、植被覆盖程度、作物病虫害等,自动生成作物的健康报告等。
3. 关键任务服务
相比当前的4G LTE网络,由于采用了像“自包含集成子帧”、可伸缩传输时间间隔这类新技术,延迟显著减低,5G将支持低于1毫秒的时延,可靠性也远远超过4G。因此也就可以用在那些对网络延迟很敏感的领域,比如无人机、工业流水线,还有非常热门的自动驾驶汽车等等。
无人驾驶将受益于5G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5G网络可提升车联网数据采集的及时性。5G网络具有超低时延的优势,再感知能力的增强,可以保障人、车、路实时信息沟通,避免行车过程中人车碰撞和车车碰撞,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实时采集路况,避免堵车,消除人为驾驶的诸多风险。
在技术测试层面,根据5G推进组发布的信息,截至1月23日,5G第三阶段测试基本完成,基站与核心网设备达到预商用要求。
今年中国将在若干个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使大规模的组网能够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同时加快推进终端的产业化进程和网络建设,下半年还将用上诸如5G手机、5G iPad等商业产品。
对于三大运营商也做好了5G部网准备:
中国移动:2018年12月8日中国移动正式启动5G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全面启动面向商用的5G测试,推动2.6GHz和4.9GHz同步试验。测试在7个城市进行,包括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5个城市开展规模试验,以及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的开展应用示范。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在17个城市打造5G示范工程,开展规模试验,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5G规模商用。
中国联通:2018年6月,中国联通发布5G及网络转型计划,2019年将进行5G业务规模示范应用及试商用,计划在2020年正式商用。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买彦州表示,中国联通在16个城市开展5G规模试点,2019年预商用,2020实现规模商用。
一位运营商的内部人士认为,今年5.17世界电信日期间,可能会发5G临时牌照,5G正式牌照有望2020年发布。
需要指出的是,在5G全球标准层面,由于R15标准延后,业界认为,5G全部标准的出台时间要推迟到2020年6月。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反馈中心进行举报。
留下你的评论
发表留下你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