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火热实际是自我价值实现的竞争,谁能将信息传递给更多人,谁就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以前普通人只是单向的接受信息,被称为媒体的“受众”,现在信息流是双向的,叫做“自媒体用户”,很多“自媒体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者,这个角色的改变,意味着社会整个信息格局的变革。
自我实现是人成长的内在需要
我们知道有种理论叫“信息不对称”,是指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导致机会和决策正确率的不平等。信息可以直接带来收益,也可以帮助自己在竞争中获胜。以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信息渠道的单一,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发布信息的能力,只是被动的作为国内主流信息的“受众”,那时谁能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大众还不知道的信息就形成一种相对优势。
马云也是由于到国外看到了互联网,他感到这是一个将为颠覆未来的新事物,因此回国开始创办网络公司。彼时国内根本还没有出现互联网络,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世界上已经有了互联网这个事物的存在。所以以前出国留学的人在社会上发展都比较好,就是因为通过出国这一途径获得了一种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现在的自媒体颠覆了过去单一的电视、电台、报纸等集中、固定的信息来源,获取信息渠道也极大丰富,个人不再满足于只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而是想成为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当前每个人都可以注册自己的自媒体,信息的产生和发布分散为亿万普通用户。此时的“信息不对称”不再是由于获取信息渠道的差别,而是信息分发的差别,谁能获得更多的推荐、订阅和转发谁就能获得信息传播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传播最大化,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是实际的经济回报。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
谁有更广泛的信息分发系统(粉丝量)谁就能争取到更多的信息传播量,粉丝多的自媒体发出的信息接收者广,粉丝少的自媒体信息接收者少,从而由信息发出端造成一种新的信息不平等关系。谁能获得更多粉丝,谁就有话语权,谁就引导粉丝思维、行为甚至意识形态。所以拥有千万粉丝的超级大V无论是通过直接挂广告位、还是推荐购买商品、甚至打赏都能赚钱。反之即使有好的内容但是也无法传递给其他用户。
自媒体时代我称之为“新百家争鸣时代”,有上千万的作者,甚至每个用户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创造信息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时代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必然造成大量冗余的信息垃圾,有用的信息被混合在垃圾信息中,用户要分拣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时间成本上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机器的算法推荐以及由于大粉丝量产生的马太效应必然会让某一部分大V形成自媒体信息巨头,其实目前的超级大V已经有这种意味。这些大V的信息通过充分的分发获得最大限度的输出和更好的价值体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是拥有100万以上自媒体即使是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也能带来数十万的阅读和上千的评论。

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会向自我实现迈进。由此可以看出自媒体竞争其实是个人价值输出的竞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信息被更广泛的传播,以最大化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